余洪远少将虽然不为大众所熟知中国正规股票app排名,但他的一生堪称传奇。这位革命将领曾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15军政治部主任等重要职务,在革命战争年代立下赫赫战功。
1907年5月,余洪远出生在陕西省西乡县高川区一个贫苦农民家庭。红庙塘村的黄土地上,留下了他幼年时跟随父母辛勤劳作的身影。1929年,一场持续数月的旱灾席卷西乡,庄稼颗粒无收,余洪远一家六口被迫背井离乡,来到佛坪县租种地主田地。然而,即便起早贪黑地劳作,全家人依然食不果腹。
在生存危机的逼迫下,当地饥民自发组织起吃大户团。余洪远全家都加入了这支队伍,包括他的父亲余启贤、大哥余志远、三弟余河远以及母亲和年幼的弟弟。这支由上千名饥民组成的队伍,在中共上海党组织的秘密指导下,一度声势浩大。他们手持十几支简陋的土枪,在乡间惩处为富不仁的地主,开仓放粮救济灾民。后来国民党调集数个正规团进行镇压,起义队伍被打散,余洪远一家不得不再次逃回西乡老家。
正是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中,余洪远结识了地下党员。不久后,上海方面派来的联络员交给他一项重要任务:带领可靠人员打入国民党地方部队,伺机发动兵变,重建革命武装。余洪远立即带着几位兄弟和西乡当地的一名党员前往安康执行任务。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,他们准备投靠的地方部队已被国民党中央军击溃。
展开剩余65%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,余洪远没有气馁。他听说川东地区有王维舟领导的红军游击队活动,便与大哥余志远结伴南下寻找。在通江县沙溪一带,他们一边打零工维持生计,一边继续打听红军的下落。1932年12月,红四方面军解放通江县的消息传来,余洪远立即前往投奔。他主动向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张琴秋、副主任傅钟等领导详细汇报了当地土豪劣绅、民团武装和军阀部队的布防情况。张琴秋连夜将情报上报总部后,总部当即决定由余洪远担任向导。在他的带领下,红军一举攻克了重镇洪口。
战斗胜利后,余洪远的人生迎来了重大转折。他不仅被批准加入红军,还同时被吸收为中共党员,并出任川陕省临时革命委员会委员,可谓三喜临门。1933年2月,在中共川陕省委代表会议上,这位刚参加革命不久的年轻人被推选为省委委员,担任组织部长。短短一个月后,他又兼任了权力重大的川陕省保卫局局长。1934年12月,川陕省工农民主政府成立,余洪远当选为省政府副主席,与时任主席熊国炳共同领导苏区建设。年仅27岁的他,就这样成为了红四方面军和川陕苏区举足轻重的党政领导人。
在长征这一重大历史关头,余洪远展现出坚定的政治立场。当张国焘企图分裂红军时,他旗帜鲜明地表示反对,力主红四方面军尽快与中央红军会师。1936年,他毅然脱离张国焘的控制,率领一个干部工作团和四个连的兵力突破敌军封锁,强渡黄河与中央红军胜利会师。毛泽东得知后高度评价道:余洪远同志对党和革命事业赤胆忠心。
抗日战争时期,余洪远受中共陕西省委派遣,先后担任汉南特委(后改称汉中地委)书记、八路军留守兵团警1旅政治部副主任等职。1945年,他因工作出色当选为中共七大代表。解放战争期间,他转战太行军区、中原野战军,历任旅政委、第15军政治部主任等职,参与指挥了豫北反攻、豫西战役、淮海战役、渡江战役以及解放大西南等重大战役。1955年,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被授予少将军衔,后任成都军区副政委。
1991年10月5日,余洪远将军在南京病逝,享年84岁。回顾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,这位老将军深情地说:跟着共产党,跟着毛主席,错不了!他的传奇经历被收录在陈冠任所著、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《大河向东》系列丛书中,成为深受读者喜爱的红色经典读物。
发布于:天津市海通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