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国革命战争年代涌现出的开国将领群体中,不乏军政双全的杰出人才。这些将领往往在政治工作与军事指挥两个领域交替发展,形成了独特的成长轨迹。邓华、刘亚楼、杨成武、钟伟、丁盛以及谭友林等将领的军旅生涯,都生动展现了这种军政交替的发展模式。他们既能在政治战线运筹帷幄股票配资的最新消息,又能在军事战场冲锋陷阵,这种复合型人才在革命战争年代尤为珍贵。
在这些将领中,谭友林的经历颇具代表性。这位来自红二军团的将领,其职业生涯可以用以政治工作为主轴,军事指挥为补充来概括。1929年,年仅14岁的谭友林就投身农民运动,在湖南农村开展革命宣传。1930年加入共青团后,他毅然参加红军,成为革命队伍中的一员。由于具备基本的文化素养,这在当时文盲率极高的红军中实属难得,因此被选送至湘西军政学校接受系统培训,这为他后来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。
当时红军面临着严重的政工干部短缺问题。在部队中,即便是仅具备初小文化水平的战士,都会被视若珍宝。这些有文化的战士往往被优先安排到政治工作岗位,负责部队的思想教育、宣传动员和扩军等工作。谭友林凭借其文化优势和政治觉悟,在部队中历任多个重要政工岗位:从最基层的警卫员做起,逐步晋升为宣传员、政治干事、巡视员,直至担任营教导员。1935年,年仅19岁的他就被破格提拔为团政委,这在当时并不罕见——红二军团由于政工干部极度匮乏,许多优秀青年都获得了快速晋升的机会。比如廖汉生1933年参军,仅一年后就升任师政委。谭友林同样展现了出色的政治工作能力,20岁时就担任了红二军团五师政委,成为红军中最年轻的师级政工干部之一。
展开剩余56%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,谭友林被任命为120师358旅715团副团长。这一时期,为适应国共合作的新形势,红军按照国民革命军的编制进行整编,原政委职务改为副职。但不久后,谭友林又恢复了政委职务。虽然他在120师的任职时间不长,但期间曾奉命前往鄂西地区开辟根据地,成为著名将领彭雪枫的得力助手。随着新四军游击纵队的不断发展壮大,谭友林先后担任团政委、总队司令兼政委等要职,在敌后战场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1940年,谭友林出任八路军第四纵队第六旅旅长,开始独当一面指挥部队作战。
然而仅仅五个月后,他就接到调令前往延安参加党的七大。由于会议延期召开,谭友林选择留在延安马列学院深造,系统学习政治理论和军事知识,这段学习经历使他的理论水平得到显著提升。
抗战胜利后,谭友林被任命为华中军区第九纵队政委,随后率部北上挺进东北,先后担任松江军区分区司令员和359旅副旅长。在东北期间,他主要指挥部队在北满地区开展剿匪斗争,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。1947年部队整编为独立第二师后,谭友林担任政委兼副军长,继续为解放战争贡献力量。
新中国成立后,谭友林出任第39军副军长,负责部队作战训练工作,后率部入朝参战。1951年升任东北军区公安部队副司令员、司令员。按照他的资历和职务,本应评定为正军级并授予中将军衔,但最终仅被评为副军级少将,个中缘由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。
1957年公安军建制撤销后股票配资的最新消息,谭友林进入高等军事学院深造,经过三年系统学习后毕业。1960年被任命为工程兵副司令员兼特种工程兵司令员,直接参与两弹一星基地建设这一重大国防工程。后因特殊历史原因一度中断工作,1975年复出后任新疆军区副司令员,主持修建南疆铁路和天山公路等重点工程,为边疆建设再立新功。
发布于:天津市海通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